2023研学课程管理方案,菁选3篇【完整版】

来源:策划方案 发布时间:2023-02-12 14:30:08 来源:网友投稿

研学课程管理方案1  为推进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建设,加强和改进全市中小学实践育人工作,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xx〕8号)、《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关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研学课程管理方案,菁选3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3研学课程管理方案,菁选3篇【完整版】

研学课程管理方案1

  为推进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建设,加强和改进全市中小学实践育人工作,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xx〕8号)、《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关于增补武汉市为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的通知》(教基一司函〔20xx〕34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总体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突出“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发挥研学旅行在拓展教育形式、转变学习方式、改进实践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武汉基础教育实践育人范式。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以预防为重、确保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为着力点,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开展研学旅行,基本构建起与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相适应,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相衔接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体系。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获得“四种感受”(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自豪感、中华传统美德的亲近感、革命光荣历史的崇敬感、改革开放成就的认同感),实现“三个学会”(学会动手动脑、生存生活、做人做事),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具体目标

  1.构建*主导、市区联动、学校主体的工作机制,以系统化制度支撑研学旅行工作常态长效开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我市实际情况,研究形成研学旅行工作开展的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

  2.形成普惠公益、普及公*、规范公开的服务规范,以阳光化运作推动研学旅行工作赢得认可认同。研制武汉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规程(服务指南)。

  3.建立学段衔接、学科连接、校馆对接的课程体系,以课程化研学旅行促进寓学于游、寓教于行。出台武汉市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4.整合各行各业、各级各类、各种各样的优质资源,以多元化资源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大更广空间。逐年推介一批中小学生市内研学旅行基地(场馆),争取中部地区研学旅行营地建设项目落户武汉。

  5.研制基于诊断、重于改进、易于检测的评价标准,以科学化评价保障研学旅行工作落地见效。研制武汉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部门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及委托企业(机构)评价标准并予实施。

  6.打造基层可推、一线可学、外地可鉴的精品项目,以品牌化战略扩大武汉基础教育影响力。逐年推出一批市内市外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和项目。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课程改革

  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计划,按照“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原则,原则上,每学年在学期中间(不包括国家法定节假日),集中组织开展小学四、五、六年级4至5天,初中一、二年级5至6天,高中一、二年级5至7天的研学旅行,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小学一至三年级、初三年级、高三年级学生的研学旅行工作,可以参照上述学段安排酌情开展。鼓励有条件的城区和中小学校,积极探索出国(境)研学旅行。强化课程育人,寻找各学科教学与研学旅行有机融合的对接点和突破口。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发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课程,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情区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区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同步研制推进研学旅行课程化的政策文件。

  (二)整合教育资源

  整合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研学旅行资源,依托我市现有爱国主义和*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大专院校、主题景区、大型企业、社区农村,有效发挥其教育功能。加强教育系统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建设中部地区研学旅行营地,丰富研学旅行资源。以基地为重要依托,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打造一批涵盖红色记忆、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工业科技、志愿服务等内容的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借助教育云,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数字研学旅行资源建设。

  (三)推出服务规范

  根据《研学旅行服务规范》(LB/T054—20xx),制定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在工作体系上确保规范的工作流程、安全防控、活动设计和课程支撑,在工作环节上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全面落实中小学校作为实施研学旅行的主体责任,由学校根据实际确定组织方式(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自行开展研学旅行的,应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安全员,也可吸收少数家长作为志愿者,负责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权利。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应与有资质、信誉好的委托企业(机构)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具体组织筹备研学旅行过程中,应提前拟定研学旅行计划并按照管理权限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通过家长委员会、致家长的一封信或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告知家长活动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费用收支、注意事项等信息,加强学生和教师的研学旅行事前教育、事中指导和事后评价。

  (四)构建评价体系

  建立研学旅行工作及成效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导向、诊断、改进、激励功能。加强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机构)和研学旅行基地(场馆)评估,将评价结果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整合各部门现有评价,制定研学旅行评价标准和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机构)、研学旅行基地(场馆)管理办法。

  四、重点项目

  (一)“走进爱国主义和*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课程建设项目

  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研学旅行之中,围绕“走进爱国主义和*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依据中小学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做好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大力开展“*子护照”和“红色主题班会”教育实践活动,推动研学旅行课程化。

  (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项目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国家建设成就、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教育元素,将承续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于研学旅行的沃土,着力以最美*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三)“创新素质实践行”核心素养培育项目

  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我市教育品牌“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为重要载体,重视学科知识与学生真实生活、现实问题和个人成长的紧密联系,丰富学生生命、生存、生活体验,突出“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节”(节粮、节水、节电)、“三创”(创新、创造、创客)、“三学”(学农、学工、学军)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志愿服务项目

  弘扬武汉精神和武汉教育精神,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学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道德取向和道德力量。

  (五)长江中游城市群暨省会城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城际共同体建设项目

  围绕国家教育战略需求,以中小学研学旅行城际共同体为区域教育战略合作着力点,聚焦合作机制共建、实践资源共享、项目线路共设,探索区域教育转型发展、合作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促进四地学生成长共进,研学特色共显,教育合作共赢。

  鼓励各区、各中小学校结合区情、校情、生情,发扬首创精神,探索五项重点项目以外、各具特色的研学旅行项目。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层级职责

  市、区成立由教育部门牵头,宣传、发展改革、经信、*、财政、交通、农业、文化、食品药品监管、旅游、金融、共青团、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共同参加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工作协调小组成员由各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部门),加强对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市、区结合本级实际情况制订相应工作方案,将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组织,定期检查工作推进情况,加强督查督办,切实将好事办好。各中小学校建立校长主责、分管校长主管、部门协作的组织实施机构,建立相关制度,制定研学旅行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推动研学旅行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实践探索,推动工作落实

  坚持整体推进、稳步实施,按照逐步调整、渐进深化、持续完善的策略,在方案总体框架范围内,根据区域现有条件和工作基础,自主、有序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实。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既可以从试点学校开始起步,由点及面,边试边推,将试点经验辐射至其他学校;也可以全面铺开,由浅入深,边推边改,逐步提高研学旅行工作水*。

  (三)加强财政引导,落实经费投入

  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视情况由学校公用经费、家庭、社会资助合理分担。经信、农业、文化、旅游等部门将研学旅行纳入常态业务管理,指导相关单位开辟绿色通道,做好研学旅行服务、接待工作;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减免场馆、景区、景点门票政策,提供优质服务。交通部门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公路和水路出行严格执行儿童票价优惠政策。金融工作部门负责加强与湖北保监局、省保险业协会的沟通协调,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将研学旅行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支持驻市保险公司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研学旅行。

  (四)加强安全保障,履行安全责任

  制订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制度,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中小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含保单信息)和应急预案。中小学校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确认出行师生购买意外险,必须投保校方责任险,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与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机构)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安全责任。旅游部门负责审核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机构)的准入条件和服务标准。交通部门负责督促有关运输企业检查学生出行的车、船等交通工具。*、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加强对研学旅行涉及的住宿、餐饮等公共经营场所的安全监督,依法查处运送学生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金融工作部门负责指导保险行业提供并优化校方责任险、旅行社责任险等相关产品。红十字会积极支持研学旅行工作,负责开展面向中小学师生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和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提高应急救护能力。

  (五)加强经验学习,注重宣传引导

  加大与先进城市、其他实验区以及国外研学旅行方面的学习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努力提高研学旅行工作水*。宣传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加强研学旅行工作宣传,积极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向社会和家长宣传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向学生宣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大作用,总结推广一批有特色、可复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研学旅行工作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研学课程管理方案2

  为切实做好我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根据《自治区教育厅等12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桂教规范〔20xx〕9号)和《百色市教育局等12部门关于印发百色市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方案的通知》(百教通〔20xx〕9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为习惯。

  二、总体目标

  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地方特色鲜明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建立健全一套规范管理、责任清晰、多元筹资、安全可靠的研学旅行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组织管理规范有序、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因地制宜开展研学旅行,让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民族特色文化,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对坚定“*”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基本原则

  教育性原则。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

  实践性原则。研学旅行要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突出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参与体验、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

  安全性原则。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师生安全。

  普及性原则。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中小学生,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享有均等的参与机会。

  公益性原则。坚持公益属性,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经营性创收,对特殊困难家庭子女要减免收费。

  规范性原则。研学旅行应做到全程公开、透明、可监督,不得发生任何损害学生利益行为。由研学旅行承办企业、机构制定研学旅行学习手册、将本县特色鲜明的研学时间课程、行程安排、应急制度等融入研学旅行学习手册中。

  四、主要任务

  在联席会议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一套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多元筹资、保障安全的研学旅行工作常态长效机制,开发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一批站位全国、功能齐全、具有地域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打造一批具有乐业特色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形成历史文化、现代科技及生态文化研学旅行格局。每年表彰2个优秀组织学校、评选10个好案例、20篇研学旅行好文章。20xx年,争取建立2-5条精品线路;建设5个示范基地;评选5所示范学校;建设1个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打造甘田研学实践教育营地。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3月-5月)

  研究制定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方案,成立“乐业县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领导小组”及“各学校研学旅行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系列工作制度,遴选县级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开展第一批中小学研学旅行承办企业(机构)认定工作,组织制定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开发一批研学旅行精品线路。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6月-12月)

  各中小学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制定学校整体方案,安排学生开展研学旅行,举办研学旅行的研究报告会、征文、摄影、绘画比赛等后续活动,并固化研学旅行成果。

  (三)总结推广阶段(2022年1月-3月)

  总结研学旅行工作取得的成果,交流推广研学旅行经验,对基地(营地)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对工作开展好的先进学校、先进个人等进行表彰。初步形成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多元筹资、保障安全的研学旅行工作常态长效机制。

  六、主要措施

  (一)制定研学旅行课程规划。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管理,精心设计研学旅行课程规划。各中小学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制定学校整体方案,每学年安排一周研学旅行,做到有课时、有师资;把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和学生学习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春(秋)游、军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统筹考虑;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科学合理的安排研学旅行时间,每年至少安排1次,小学四、五、六年级2至3天,初中一、二年级3至5天,高中一、二年级4至7天的研学旅行,一般在学期中安排,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寒暑假鼓励组织中小学生参与主题明确的1-7天研学旅行冬(夏)令营,鼓励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组织或指导学生家庭利用节假日陪伴孩子外出研学旅行。

  (二)完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研学旅行课程是体现研学旅行教育性的核心。主要包括革命传统、*历史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农业与现代化建设、科普教育、地质科普、安全教育、生态文化、国际理解和成长实践等方面。中小学校要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不同层次和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研学旅行课程由教育部门负责审定,由研学旅行组织实施人员使用,不得面向学生编制发放教材。

  (三)规范研学旅行实施方式。要以教育部门和学校为主导,联合基地和研学旅行机构,将研学旅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安全教育、学科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突出研学旅行育人功能,发挥研学旅行与校内课程不同的育人价值,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采取游览参观、学习考察、主题探究、亲身体验等方式,融专题研究、访问调查、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同伴互助为一体。

  (四)加强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建设。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依托*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红色教育资源和素质教育基地、科普场馆、现代农庄、脱贫奔康产业园、乡村振兴产业园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主题鲜明、体验丰富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打造红色文化、现代科技及生态文化等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为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提供菜单式服务。

  (五)规范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管理。探索建立研学旅行基地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切实做好研学旅行承办机构(旅行社或机构)和研学基地(营地)的认定和备案,对基地(营地)实行准入制,实施动态管理,并定期评估验收。定期对研学旅行服务承办机构(旅行社或机构)和研学基地(营地)进行多方位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准入和退出的依据。

  (六)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根据开展研学旅行的需要合理配置专业人员,并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育人需要,强化工作人员培训,提升辅导学生学习体验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要配备研学导师,研学导师必须具备教育教学、旅行组织、安全应急等专业能力。研学导师的培训与认定工作由教育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实施。中小学应确定相应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专门负责研学旅行工作,提高研学旅行在课程开发、主题确定、组织管理、后勤保障及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性。

  (七)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制定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加强学生和教师的研学旅行事前培训和事后考核,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学校要通过家长委员会、致家长的一封信或召开家长会、网络信息*台等形式告知家长活动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费用收支、注意事项等信息,配备一定比例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安全员,负责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研学旅行采取委托开展的形式,学校和委托机构共同拟定研学旅行计划,按管理权限提前10天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审核。

  (八)巩固研学旅行主体成果。学校在组织研学旅行时,以启发、引导为主,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和空间。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学生将研学的问题和成果进行梳理、提炼,并通过PPT、视频、调查报告、漫画、图表、诗画等方式进行汇报展示。学校可结合全县性校园文化艺术节等项目,举办研学旅行的研究报告会、征文、摄影、绘画比赛等后续活动,巩固研学旅行成果。

  (九)建立研学旅行评价机制。开展研学旅行实验区和示范校创建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培育、挖掘和提炼先进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推动研学旅行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学校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七、保障机制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乐业县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教育的副*任组长,县教育局局长和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发展和改革局、*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健康局、应急管理局、共青团乐业县委员会、科学技术协会、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乐业园区服务中心、雅长保护区管理中心、广西乐业大石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相关股室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加快形成*主导、部门分工负责、多渠道全方位的协作机制,加大对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力度和科学管理,逐步构建研学旅行实践与理论体系,努力提高整体工作水*。

  (二)强化经费保障。根据研学旅行活动基本需求,确定收费项目及标准,逐步建立“*支持一点、家庭支付一点、服务接待单位减免一点”的经费筹措机制。对建档立卡、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及特困人员等特殊困难家庭子女实施补贴政策,每年人均补贴500-800元,由县财政统筹资金给予补贴,原则上对1-7天研学旅行进行补助。*门做好宣传推介、教材开发经费保障。倡导和鼓励爱心单位、爱心人士针对研学旅行开展公益资助。文旅等部门协调景区、景点、场馆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实行门票优惠政策,爱国主义教育场馆(区、点)门票按照规定费用全免,其他场馆(区、点)、基地(营地)门票优惠价格原则上低于社会旅游团队价格和学生门票的价格。

  (三)强化安全保障。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安全责任体系,积极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制订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加强监管力度,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制度,做好交通、食品、饮水卫生和突发事件应对等工作。要与家长、企业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含保单信息)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投保校方责任险,督促学校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工作。

  (四)强化课程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研学旅行课程建设的指导,对研学旅行课程进行审批,并对基地(营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评估。

研学课程管理方案3

  为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和河南省教育厅等10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要求,全面贯彻全省文旅大会精神,建设全国一流的研学旅行服务体系,结合洛阳市研学旅行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积极发展研学旅行营(基)地,推动研学旅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研学旅行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新认定市级研学旅行基地15家,培训研学导师200人次以上。到2023年建成5家容纳2000人以上的研学旅行营地,各级研学旅行基地达50家以上,培训研学导师1000人次以上,接待研学旅行300万人次以上。到2025年,建成10家容纳2000人以上的"研学旅行营地,各级研学旅行基地达到70家以上,培训研学导师3000人次以上,接待研学旅行500万人次以上,实现“十大主题、百条线路、千个故事、万人参与”的洛阳市研学旅行发展要求,叫响“研学洛阳读懂*”品牌,创建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打造全国研学旅行示范城市。

  二、重点工作

  (一)建设一批研学旅行营地。研学旅行营地是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场所。围绕十大研学主题,依托洛阳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博物馆、红色资源及老旧厂房、闲置校舍、工矿企业等设施,建设一批研学旅行营地。推动市文保集团依托隋唐洛阳城遗址区及丰富的河洛文化遗存等资源建设“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推动市旅发集团依托牡丹博物馆及独特的牡丹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牡丹文化研学旅行营地;推动涧西区依托东方红农耕博物馆,联合洛轴、洛耐、洛铜等工业企业建设新*工业研学旅行营地;推动老城区依托以非遗为核心的洛邑古城、隋唐大运河遗址博物馆等资源,孟津县依托龙马负图寺、汉光武帝陵、王铎故居、牡丹画等资源打造河洛文化研学旅行营地;推动洛龙区依托龙门石窟、关林等文物景区建设历史文化研学旅行营地;推动西工区依托红山欢乐谷、王城公园等资源打造动植物研学旅行营地;推动偃师市依托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商城博物馆等资源打造古都文化研学旅行营地;推动伊川县依托二程文化园、范园等资源打造理学文化研学旅行营地;推动宜阳县依托凤凰岭体育公园、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等资源打造体育运动研学旅行营地;推动栾川县依托老君山、天河大峡谷等资源打造山水地质研学旅行营地;推动洛宁县依托玄沪河洛书小镇等资源打造洛书文化研学旅行营地;推动新安县依托龙潭大峡谷、孟津县依托小浪底等资源打造大河水利研学旅行营地;推动伊滨经开区依托客家之源纪念馆、大谷关客家小镇等资源打造客家根亲文化研学旅行营地。(牵头单位:市文广旅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文保集团、旅发集团,各县〈市、区〉人民*)

  (二)打造一批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基地是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场所。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组织开展洛阳市研学旅行基地评选认定活动。重点依托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洛阳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等考古公园、文博院馆建设一批文博类研学基地;依托*国花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等牡丹园区打造一批牡丹主题研学旅行基地;依托白云山、黛眉山、西泰山、万安山等山地景区打造一批自然山水类研学基地;依托千唐志斋博物馆、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等景区院馆打造一批人文历史类研学基地;依托鸡冠洞、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神灵寨国家地质公园等打造一批地质地理类研学基地;依托华润首阳山电厂、孟津生生乳业农牧庄园、宜阳卓创陶瓷文化创意园、伊川建业绿色基地、汝阳杜康体验中心等打造一批工业科技研学基地;依托会盟银滩、十里香、七彩花海等打造一批农耕文化研学旅行基地;依托南石山村唐三彩资源建设唐三彩研学旅行基地;依托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赵保红色旅游示范区等打造一批红色教育研学基地。定期对基地基础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活动开展、制度建设、安全保障等进行考核督查和动态管理。(牵头单位:市文广旅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文保集团、旅发集团,各县〈市、区〉人民*)

  (三)培训一批研学旅行专业导师。各中小学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研学旅行营(基)地及相关服务机构要建立相对稳定的研学导师队伍,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研学旅行专业人员。全市将分阶段、分层次地组织学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研学旅行营(基)地和研学旅行服务机构等相关人员,开展研学旅行的组织管理、研学导师、安全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专业培训,重点提升研学导师辅导学生学习体验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积极组织各营(基)地及相关服务机构的研学导师参加全国、全省组织的研学旅行专题培训班。探索开展研学旅行导师的培训和认定工作,全面提高我市研学旅行专业人员队伍素质。(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人社局、文广旅局、*,各县〈市、区〉人民*)

  (四)开发一批研学旅行精品课程。组织专家开发一批融入洛阳历史文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省情教育、文化传承教育、学科实践教育等内容的研学旅行精品课程。重点以地质地貌、自然现象、自然资源、自然遗产及博物馆等开发自然景观类课程;以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开发科技知识类课程;以历史文化遗迹、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历史博物馆、民族风情等开发历史文化类课程;以现代农业基地、生态农庄、工业生产基地、传统艺术创作及工艺制作基地等开发体验考察类课程;以红色革命遗迹、红色教育基地、工业园区、国防教育基地等开发励志拓展类课程,最终形成内容丰富、主题鲜明、体验感强的精品课程体系。结合学科教育和课程特点,优化组合研学旅行线路,推出超过100条各具特色的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精品线路。(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文广旅局、*、文保集团,各县〈市、区〉人民*)

  (五)公布一批研学专业服务机构。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机构认定和公布工作,对研学服务机构的营业条件、部门人员配置、研学产品设置、安全保障服务、评定与复核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完善,推动研学旅行服务机构提高接待能力和接待水*。2020年出台洛阳市研学旅行服务机构评定与服务规范,公布第一批10家研学旅行专业服务机构,到2023年公布30家以上的研学旅行专业服务机构,到2025年公布50家以上的研学旅行专业服务机构,形成经营良好、服务规范、安全有效的研学旅行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市文广旅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人民*)

  (六)依托营(基)地大力开展研学活动。依托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台,开展中小学研学活动备案、发布基地课程、推荐研学旅行线路、公示学校研学活动信息等工作。各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及各研学旅行营(基)地,要加强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的对接服务,按照各中小学校制定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教学计划和整体方案,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做到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文广旅局、*、文保集团,各县〈市、区〉人民*)

  (七)健全科学评价体制机制。加强研学旅行信息统计与测评,分析评价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开展情况和成效,实现研学旅行分层级、分区域、全过程的信息化有效管理。研学旅行营(基)地要与中小学校及其它各研学活动组织参与机构一起建立研学旅行活动的效果测评制度。各研学旅行营(基)地及相关服务机构通过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台,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按团组征求、收集学生家长对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看法、收获和评价,组织参加活动的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对基地各项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各研学旅行营(基)地及相关服务机构要完善研学旅行活动的写实记录和归档工作,为质量评估与提升提供必要支撑。(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文广旅局、*,各县〈市、区〉人民*)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分管领导牵头,市教育、文广旅、发改、*、财政、交通、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和规划、银保监、共青团和广播电视台及各县(市、区)*参加的市级研学旅行工作管理协调机构,及时协调解决各项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研学旅行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加大对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分解落实相关工作任务并定期检查工作推进情况。

  (二)强化要素保障。要强化资金保障,市、县财政持续加大研学旅行工作的预算投入,重点用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宣传营销、营(基)地开发、人才培养、投资奖补及考核奖励。要强化土地保障,对符合相关规划的研学旅行项目及时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要强化人才保障,健全人才培训及引进机制,实施研学旅行高端人才培训及引进计划,通过多种优惠措施引进国内外知名研学旅行集团、职业经理人、创意策划、管理营销等高素质人才。

  (三)广泛宣传发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发挥各自的*台优势,积极宣传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育人效果,及时宣传好典型、好主题、好案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将洛阳研学旅行产品和服务推向全省、全国,吸引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学生赴洛研学旅行,弘扬河洛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推动我市研学旅行工作创特色、有质量,擦亮“研学洛阳读懂*”品牌,创建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打造全国研学旅行示范城市。

  (四)建立激励机制。抓住国家、省大力支持发展研学旅行的机遇,争取国家、省对研学旅行发展的资金扶持。对国内知名研学旅行服务机构、投资公司等社会资本来洛投资研学旅行基础设施、营(基)地等项目,符合*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要积极纳入优惠范围,各营(基)地满足奖励政策的要给予资金奖励。

推荐访问:课程 方案 管理 研学课程管理方案 菁选3篇 研学课程管理方案1 研学课程管理方案100字 研学课程实施方案 研学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哪些环节
上一篇:2023年珠宝情人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菁选3篇【通用文档】
下一篇:元旦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21 - 2022 天空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天空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辽ICP备2021002406号-1